千万不要以为自己非常善于掩饰,孩子无法知道你的情绪。永远别忘了,孩子是最好的观察者,他们的感觉往往比大人来得更加敏锐而正确。
此外,除了言词上避免伤害孩子,在表情和动作等非语言的表达上,也要和语言一致。有些家长虽然在言语上克制自己不表露敌意,但表情和肢体语言还是显示出非常愤怒的姿态。如:瞪大眼睛,眉头紧皱,双手叉腰。根据研究,判断一个人的情绪所依据的线索,有99%来自非语言的信息,只有1%受语言所决定。所以当你瞪大眼睛,双手叉腰地说你不生气时,你想孩子会相信你的话,还是相信你的表情。
家长常有一种补偿心理:过去我得不到的,现在要尽量把最好的给孩子,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年纪小无法承担责任,为人家长者应该为孩子所做的每一件事情负责。当这些家长使用比较坚定地语气教育孩子,孩子显出难过的神情时,反而于心不忍地安抚起孩子来。这么做等于是怜悯孩子,也就是告诉他“你年纪很小,不懂事是应该的”;“你还小,本来就处理不了问题”。久而久之,孩子真的会相信自己是个能力不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