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影响能力范围的因素是个人消费习惯。巴菲特个人喜欢喝可乐,所以他对于可乐市场是比较熟悉的,同样他对于报纸行业的熟悉也部分源于其阅读习惯。与巴菲特齐名的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就非常看重个人消费习惯带来的对产品的熟悉程度。个人消费习惯经常涉及哪些业务简单,但是拥有某种市场优势地位的企业的产品。但是,仅仅单凭直观的感受就作出投资决定却是过于鲁莽的,所以我们还需要在消费习惯的基础上多点深入的分析和调研。
第三个影响能力范围的因素是个人所处的位置与特定公司所处位置的距离。通常,我们对于某些公司和行业的熟悉程度与我们与其距离的远近有密切关系。居住在特定区域的投资者总是对于该地区的公司更为熟悉,但是随着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人可以扩大其活动范围,这样能力范围也就随之扩大了,所以在新时代下的投资应该多多利用交通和通讯工具带来的便利。
最后还要强调一点的是:会计在价值投资中非常重要,能力范围法则也包括投资者对于这一手段的有效掌握。
(3)促使我们超乎能力范围的心理错觉
直到现在为止,正统的投资理论都认为人天生具备理性的思考能力,而且可以获得充分的信息以便进行全局和长期最优化的投资决策。其实,这显然误读了人的能力范围,无论是巴菲特还是索罗斯,他们都认为人的投资能力无论是从认知能力的角度还是信息处理的角度来看都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巴菲特用“能力范围”将自己从查理·芒格那里获取的心理学知识概括起来,而索罗斯则用“预定错误”预先就告诫自己任何判断可能存在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预先而投资失败留下退路,索罗斯的这些思想源自其父亲和卡尔·波普,前者认为人应该随时预见可能的灾难,而后者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天生就存在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