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一阐提:又作不信正法者。不信诸佛所说教戒,断灭一切善根的人。
〔31〕蕴之与界:蕴指五蕴:色、受、想、行、识。界,指十八界: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和合而成。蕴之与界,即是指五蕴和十八界。
〔32〕凡夫:又作异生。迷惑事理、流转生死、住不正道的人,称为凡夫。
〔33〕东山法门:指五祖弘忍所传授的禅法。因五祖所住的黄梅山位于湖北黄梅县东,故称东山。
〔34〕圣人:指证得无漏智者,如佛、菩萨、四果圣贤,或对高僧大德的尊称。也就是智慧卓越、人格完善、能力最高强的人。
§【译文】
唐高宗仪凤二年春天,六祖大师从广州法性寺来到曹溪南华山宝林寺,韶州刺史韦璩和他的部属入山礼请六祖到城里的大梵寺讲堂,为大众广开佛法因缘,演说法要。六祖登坛升座时,闻法的人有韦刺史和他的部属三十多人,以及当时学术界的领袖、学者等三十多人,暨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向六祖大师礼座,希望听闻佛法要义。
六祖对大众说:“善知识!每个人的菩提自性本来就是清净的;只要用此清净的菩提心,当下就能了悟成佛。善知识!先且听我惠能求法、得法的行由与经历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