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令人意外的是,南明政府的正规军没有等到,江阴人却等来了此前长期骚扰他们的一支队伍。说起来,这支队伍和江阴主帅阎应元曾有过很深的过节——那就是海盗顾三麻子。阎应元之所以得到朝廷升迁,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当年三箭击退顾三麻子。现在,顾三麻子不计前嫌,慨然率战舰数百只溯江而至,停泊在江阴北门外的长江上。顾三麻子的故事说明,面对剃发易服这种亡天下的大是大非,政府官员和江湖黑道人物也可能同仇敌忾,虽然他们曾是不共戴天的敌人。但在面临共同的民族气节这样的问题时,他们之间的仇隙得到了暂时的妥协。不过,顾三麻子的队伍一则多是水军,长于水战而短于陆战,二则江湖人物精于打家劫舍声东击西的游击战,拙于大军对垒的阵地战。三日之后,顾三麻子不得不率部撤离江阴。这支海盗队伍是江阴守城八十一天里,唯一向江阴军民伸出过援助之手的力量。
清军将领刘良佐与阎应元早年有旧,交情还相当深厚,清军企图以此说服阎应元投降。一日,刘良佐策马近城,向城楼上的阎应元大声说:弘光已成俘虏,江南都被清军占领,如果你能顺应时局,爵位岂在良佐之下吗?阎应元回答说:江邑士民咸谓三百年食毛践土,深戴国恩,不忍望风降附。应元乃大明典史,义不得事二君。将军位为侯伯,身拥重兵,进不能恢复中原,退不能保障江左,何面目见我江阴忠义士民乎?一席话说得刘良佐惭愧无语,默然退去。次日,清军还不死心,再次令刘良佐劝降。这次,面对刘良佐劝降的陈词滥调,阎应元只说了一句“有降将军,无降典史”,话音刚落,一声梆响,火箭齐发,刘良佐狼狈逃走。